010-83528568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五方智联一张网,科苑隆筑牢安全墙

2025-11-03

深夜的商业综合体,监控中心的大屏突然亮起红色警报:B3 层冷库电梯运行异常,振动频率超出安全阈值。系统自动调出的三维地图上,代表轿厢、物业、监控、机房、维保的五个光点迅速聚合 —— 物业终端显示困梯人数和健康状态,机房传来实时运行数据,维保人员的移动轨迹在地图上形成蓝色箭头,保安巡逻车的导航路线自动生成。

这场由五方智联系统主导的应急响应,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将这个藏在地下三层的隐患牢牢罩住。科苑隆用 “五方互联、智能协同、全域感知” 的技术,将曾经分散的安全力量编织成密不透风的防护墙,让楼宇里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被守护的笃定。

32-1

传统安全防护的 “散沙困境”

提起安全事故,物业经理老王的抽屉里锁着一叠厚厚的整改通知书。最让他痛心的是去年夏天的电梯困人事件:业主按下求助键后,对讲机里只有断断续续的杂音。物业人员逐层排查电梯位置,维保公司说 “已派人” 却没说派到哪,保安在各楼层盲目寻找,等找到被困者时,老人已因高温出现轻度中暑。

这种 “各自为战” 的状态,是传统安全防护的真实写照。电梯困人时,轿厢里的求救声只能传给物业值班室,值班员再手动联系维保,维保又要回电确认位置,某小区曾因信息传递错误,让救援人员在 18 层和 28 层之间白跑两趟。各方力量像散落的沙子,不仅无法形成合力,反而因沟通不畅互相消耗。

医院场景的 “散沙效应” 更触目惊心。某三甲医院的后勤档案显示,传统模式下,手术电梯故障的平均响应时间为 14 分钟,其中 7 分钟用于确认责任方。“每次故障都像在打无准备之仗,” 后勤主任的感慨道出痛点,“我们有保安、有维保、有监控,可他们就像在三个平行世界,根本捏不成拳头。”

某安全研究所的调研显示,传统管理模式下,楼宇安全的 “协同效率” 仅为 53%,即超过四成的安全力量因缺乏联动而闲置。“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安全措施,是措施之间互相脱节,” 老王的总结直指要害,“就像用五根手指去抓沙子,看似都在用力,实际啥也抓不住。”

32-2

五方智联的 “织网技术”

科苑隆五方智联系统创造的 “安全墙” 奇迹,源于对安全力量的彻底整合。这套通过新国标认证的智能系统,用三项核心技术将分散的点编织成坚固的网。

分布式节点组网技术是织网的基础。与传统系统的 “单点孤立” 不同,科苑隆在五方部署智能终端,通过 4G/5G 公网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在北京某超高层写字楼,电梯困人的求助信号发出后,0.8 秒内就同步至物业、保安、维保等五方终端,“以前是一个人在喊,现在是一群人在听,响应速度自然快,” 工程师的话道出关键。

智能协同引擎让网络 “活” 起来。系统内置的算法能分析 12 类运行参数,识别 37 种故障前兆,自动分配任务:住宅电梯困人时,优先调度驻场保安和社区医生;医院手术电梯故障则同步通知手术室调整流程。某妇幼保健院的实践显示,这种智能分配让救援效率提升 210%,“系统会告诉我们‘该谁动、怎么动、动哪里’,不用再开会协调,” 护士长说。

数据融合技术更让网络有了 “智慧”。系统将电梯运行数据、维保记录、人员轨迹等信息汇总成可视化看板,某小区的电梯钢丝绳磨损隐患,就是系统通过分析三个月的振动数据发现的,“以前要拆开电梯才能看到的问题,现在看数据报表就知道,” 维保工程师的话凸显价值。

32-3

不同场景的 “安全墙实践”

楼宇场景的多样性,要求安全墙必须 “量体裁衣”。科苑隆的智慧在于让五方智联在不同场景绽放独特价值。

住宅小区的安全墙充满人文温度。科苑隆为老年社区定制的 “亲情智联” 模式,将五方网络延伸至家庭维度。独居老人的电梯使用频次、健康数据会实时同步至子女手机,某天系统发现张阿姨连续两天未使用电梯,自动提醒网格员上门查看,及时发现老人感冒发烧的情况。“以前总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出事,现在打开手机就知道她的情况,” 张阿姨的儿子感慨道。

医院场景的安全墙关乎生命时速。系统与医院 HIS 系统深度联动,手术电梯的运行状态、器械运送进度等数据实时共享。某次心脏手术的器械运送电梯故障,系统立即启动备用方案:“3 号手术室器械延误,备用电梯已从 5 层出发,预计 4 分钟送达,手术可正常进行。” 武汉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这种协同让医疗相关电梯故障的影响范围缩小 72%。

商业楼宇的安全墙则聚焦运营韧性。某 CBD 写字楼的五方智联系统与租户管理系统对接,电梯故障时会自动计算影响范围:“受影响的 18 层有 3 家公司,其中 A 公司下午 2 点有重要会议。” 物业据此提前协调备用电梯,让运营损失减少 68%,“安全不仅是不出事,更是出事时能把影响降到最小,” 运营总监的理解很深刻。

32-4

安全墙背后的守护哲学

科苑隆构建的安全墙,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建立在 “预防为主、快速响应、人文关怀” 的守护哲学上。系统设计中暗藏多重预防机制:通过分析电梯运行的微小振动,提前 72 小时预测门机故障;根据人员流动数据,在早高峰前增派保安巡逻;识别独居老人的活动规律,自动调整响应优先级。

这种 “防患于未然” 的智慧,赢得了用户的深度认可。某物业公司的季度报告显示,安装科苑隆系统后,电梯安全类投诉量下降 82%,业主满意度提升至 96 分。更动人的是用户的真实反馈:有家长在感谢信中写道,“知道孩子被困时五方力量同时行动,我在外地工作都安心多了”;维保师傅们则总结出 “三快准则”—— 定位快、派单快、联动快,“现在处理故障,心里特别有底”。

在深圳某智慧社区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安全指数诠释着这套系统的价值:设备完好率 99.7%,响应及时率 100%,业主安全感评分 98.6 分。这些数字背后,是从 “被动救火”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是从 “各自为战” 到 “协同作战” 的进化。

当五方力量被智联系统编织成一张网,安全就不再是抽象的承诺,而是具象的体验 —— 是困梯时及时传来的安抚声,是故障前提前响起的预警音,是日常里默默运行的守护程序。科苑隆用五方智联的技术证明:最好的安全墙,是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感受不到墙的存在,却能时刻被墙的温暖包裹。

(咨询热线:010-83528568 官网:www.keyuanlong.com.cn)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