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梯控系统是一种对电梯使用权限、运行逻辑进行智能化管控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写字楼、住宅、酒店等场景,核心目的是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优化电梯使用秩序。以下从系统组成、功能类型、工作原理、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介绍:
一、系统组成与核心部件
1. 前端识别设备
刷卡识别器:支持IC卡、ID卡等刷卡认证,常见于传统梯控系统,用户刷卡后获取对应楼层权限。
密码键盘:用户输入预设密码验证身份,适用于临时访客或忘记带卡的场景。
生物识别设备: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静脉识别等,通过生物特征唯一性实现精准授权(如前文提到的人脸识别梯控)。
二维码/手机APP识别: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手机APP蓝牙连接,实现无接触式权限验证,常用于智慧社区或办公楼。
2. 梯控控制器
楼层控制器:安装在电梯轿厢内或井道中,连接前端识别设备与电梯主板,根据认证结果控制楼层按钮的启用/禁用。
主控制器:负责汇总各楼层控制器数据,与管理平台通信,实现全局权限管理和数据记录。
3. 管理平台与软件
权限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录入用户信息(如卡片、人脸、密码),分配楼层权限(如仅允许访问10楼住户),设置有效期(如访客卡仅生效1天)。
数据存储与分析:记录每次乘梯的时间、用户信息、楼层选择等数据,支持查询追溯(如异常刷卡记录排查)。
远程监控功能:通过网络连接,管理员可远程查看电梯运行状态、批量更新权限,甚至在紧急情况下强制解除梯控(如火灾时电梯直驶底层)。
二、核心功能与分类
1. 按管控逻辑分类
楼层权限控制
刷卡/刷脸选层:用户认证后,仅能按下授权楼层按钮(如住户只能按自家楼层,访客需前台授权指定楼层)。
分层管控:将楼层划分为不同区域(如1-5楼为商业层,6-20楼为住宅层),不同用户组对应不同区域权限。
时段管理
设定不同时间段的管控规则(如工作日8:00-18:00需刷卡乘梯,夜间开放公共楼层)。
访客临时授权
前台可通过管理平台生成临时二维码或访客卡,限定使用时间和楼层(如访客仅能到达15楼会议室)。
2. 安全与便捷功能
防尾随机制:认证后若无人进入电梯,系统自动取消权限,防止未认证人员跟随进入。
紧急情况解锁:对接消防系统,火灾时自动解除梯控,电梯直驶底层并保持开门状态,方便逃生。
无接触乘梯:疫情期间可通过手机APP、语音控制(如“到8楼”)替代物理按钮,减少接触感染风险。
三、工作原理与流程
1. 用户认证:用户通过刷卡、刷脸等方式在前端设备完成身份验证。
2. 权限匹配:识别设备将认证信息发送至梯控控制器,查询该用户的授权楼层。
3. 楼层控制:控制器禁用未授权楼层按钮,仅允许用户按下有权限的楼层(如住户刷脸后,10楼按钮亮起,其他楼层按钮锁定)。
4. 数据记录:管理平台实时记录认证时间、用户信息、目标楼层,形成日志供查询。
四、应用场景与优势
1. 典型场景
住宅社区:防止陌生人随意进入住户楼层,保障社区安全;住户刷脸即可自动选层,提升生活便捷性。
写字楼:区分员工与访客权限(如员工可到办公层,访客仅能到前台层),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核心区域;高峰期通过分层管控减少电梯拥堵。
医院/酒店:医院可限制非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楼层;酒店通过房卡联动梯控,刷卡后自动直达入住楼层,提升服务体验。
2. 核心优势
安全升级:杜绝卡片复制、尾随进入等漏洞,生物识别技术几乎无法伪造,比传统门禁更可靠。
管理提效:通过数字化权限管理,减少人工登记成本,访客授权可在线完成;数据记录便于追溯安全事件。
体验优化:无接触乘梯、自动选层等功能提升通行效率,尤其适合高频使用场景(如早晚高峰的写字楼)。
五、与其他系统的联动
与门禁系统联动:住户刷门禁卡进入单元门后,电梯自动下行至一楼并授权对应楼层,实现“无感通行”。
与停车场系统联动:车主驾车进入停车场时,车牌识别同步授权电梯权限,到达车库后直接乘梯至住宅楼层。
与BA(楼宇自动化)系统联动**:根据梯控数据统计人流高峰,自动调整电梯运行策略(如增加运行频次、合并停靠楼层)。
六、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集成化:结合AI算法优化权限分配(如根据用户习惯自动推荐楼层),与楼宇智慧平台深度集成。
无接触技术普及:人脸识别、手势控制、手机APP控梯成为主流,减少物理接触需求。
数据安全强化:生物识别数据加密存储,防止隐私泄露,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如需具体方案设计或设备选型,可根据场景需求(如楼层数、人流量、安全等级)进一步细化配置。
科苑隆25年深耕电梯行业,为您提供安全、高效的电梯智能化解决方案。咨询热线:010-83528568
官方网站:https://www.keyuanlong.com.cn
科苑隆主营产品:电梯五方对讲系统、目的选层派梯系统、梯控系统等电梯配套产品;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有需求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反馈给我们,我们的业务人员看到信息会第一时间联系您,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010-83528568